欢迎进入灵宝市第二人民医院网站!
医疗保健

首页 >> 医疗保健

胃癌的癌前疾病有4种,如何处理才能阻断癌变的发生-健康知识

* 来源: * 作者: admin * 发表时间: 2020/06/12 10:09:12 * 浏览: 27

我们知道胃癌是中国的高发癌肿,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都排在前三、四位。胃癌的发病诱因有很多,粗略来说分为环境因素和基因的改变。这些因素比较抽象和宽泛,针对个体来说,可做操作性不强。那么,具体来说,如果知道了胃癌的常见癌前疾病及处理方案,那么,可以有针对性的降低甚至避免胃癌的发生。


目前,经过证实的与胃癌有关系的癌前疾病包括以下几种:

1.慢性萎缩性胃炎:

胃炎属于常见的胃病,良性疾病。各种物理、化学因素都会导致胃黏膜的炎症改变。如果致病因素不是持续存在,即使有胃炎,经过治疗或者消除致病因素后基本很快恢复正常,更不会癌变。但是,如果没有改变致病因素,胃炎就会沿着“浅表性胃炎---慢性非萎缩性胃炎---慢性萎缩性胃炎”的步骤发展。如果发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,胃黏膜的改变即使消除致病因素也很难逆转正常。

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病史一般都比较长

一般来说慢性萎缩性胃炎,属于癌前病变,特别合并了肠化生的表现(需要胃镜活检明确,如有肠上皮化生,属于癌前病变,病理学的改变),就是说癌变的风险比较高(注意:不是说一定会癌变,属于癌前病变,但不是都会癌变,只是其中部分患者会癌变,只是比普通人群癌变的风险高)。

预防措施:如果有腹部不适,胃镜检查诊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,应该就诊消化科,积极治疗,药物治疗包括应用质子泵抑制剂(各种拉唑类药物和胃粘膜保护剂);同时改善饮食习惯,少辛辣刺激饮食、注意饮食规律,忌暴饮暴食。然后半年或者一年再复查胃镜,同时在粘膜病变处多点取活检,明确病情是否好转,以及有无癌变。

2.幽门螺旋杆菌感染:

这个细菌是胃内最常见的细菌,人群感染率很高。虽然,不会带来短时的明显不适或者痛苦,但是长期严重感染,会导致胃病的迁延不愈。该细菌是胃炎,胃溃疡及胃癌的诱发因素。

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病的常见诱因

临床检查是否感染这个细菌,简单的就是吹气试验。一般医院的内镜科都可以检查。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(Hp):研究表明Hp是胃炎胃溃疡的主要原因之一,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。因此,根除Hp就非常必要。根除Hp要规范、足疗程服药。不建议自己去药店购买,最好到消化科开药口服,四联药,标准疗程7-10天,服药结束后4周再复查看看是否杀灭。

3.胃息肉:胃内息肉发生率远低于结直肠息肉,癌变率也低。是否会癌变主要是看是否为腺瘤性息肉,如果胃镜活检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,尤其是中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话,癌变的风险非常高。如果是炎性息肉,并且比较小的话,有可能自行消失。

胃息肉多在胃底和胃体

预防措施:如果活检是腺瘤性息肉,建议内镜下切除。有少数患者胃和结直肠内大量息肉,这是属于典型的息肉病体质,癌变风险也很高,建议内镜下分步骤切除干净,并定期复查。

4.残胃状态:

既往因各种胃部良恶性疾病行胃部分或胃大部分切除的,剩余的胃都属于残胃状态。相对没有经历手术的胃来说,容易发生残胃癌。其具体的机制或者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。

残胃就是胃部分或者全部切除术后的状态

预防措施:对于做过胃部手术的患者及家属,要有这方面的意识。定期复查胃镜,复查的频率,一般是术后一年复查,如果发现胃粘膜改变,及时取活检明确是否有癌变,早期发现、早治疗,内镜下切除后一年再次复查胃镜,有问题及时治疗;没有问题的话,一年后复查胃镜,如果还是没有异常,那么以后可以3-5年复查一次胃镜就可以了。